山地塘

離島
OUTLYING ISLANDS
MOUNT STENHOUSE
山地塘行山

A A A

山地塘位於南丫島南部,標高347米,是該島的最高峰。山地塘又名「陰山」,有說此名源於西面陰翳的直崖陰山連壁;也有說在日落時分從島東一帶望向該峰,光線皆會被其巨大山體遮擋,因而得名「陰山」。此峰佔地甚廣,其北脊直指下尾灣,南脊則概分三稜,各自往南及西南延伸。

山地塘的英語名為「Mount Stenhouse」。有說法指此峰是以十九世紀在華英國艦隊副司令堪富利森豪斯(Sir Humphrey Senhouse)命名,而現時地圖上則錯將其錯拼為 「Stenhouse」。

1841年,英國皇家海軍軍官愛德華卑路乍(Sir Edward Belcher)為香港繪製海圖,並在1845年版本的地圖上標示此峰為「Mount Senhouse」。自此至1923間出版的多張地圖亦沿用「Senhouse」,惟在1937年以後至今出版的地圖,則改用「Stenhouse」一字。在The China Directory for 1874 的水文紀錄中,曾指此島有一山峰為 Mount Senhouse,並註明為1,140英尺高;其後出版的 Typhoon Anchorages The Canadian Magazine of Politics, Science, Art and Literature 等,在描述南丫島時亦相繼出現 Mount Senhouse 一名。饒是如此,山地塘的英文名稱是否有誤,仍有待證實。

山地塘以奇岩著稱,山上不難發現造型怪異的岩石,如不文石、沓板石和疊石等。若要攀遊山地塘,可由其與菱角山的山坳、索罟灣、蘆鬚城泳灘或深灣等地上攀而至。

路線

索罟灣 山地塘 蘆鬚城 索罟灣



1.5 hr 1 hr 15 min 15 min

需時3 hr
長度5.5 km
難度
景觀

行程

由索罟灣起步,在天后廟旁的梯級上升至山坳。朝右方高處的涼亭行走,循涼亭後的山徑前進,先微降再往西面上走,攀上第一個山崗。其後在分支左轉(右應為捷徑,應可接上通往蘆鬚城的山徑),轉走往西南方,上攀至山地塘的標高柱。在山頂稍稍西行,再循北面較崎嶇的山徑一直下降。在高度約莫140多米處的分岔口取左方山徑(右方的山徑應可通往索罟灣)下走至近蘆鬚城泳灘的水泥徑,最後右轉走回索罟灣。

由索罟灣出發
由索罟灣出發
陰菱坳的涼亭,後方是菱角山
陰菱坳的涼亭,後方是菱角山
巨岩像條鯨魚
巨岩像條鯨魚
石排灣
石排灣
像手指還是蠕蟲?
像手指還是蠕蟲?
又一石景
又一石景
是條小狗哩~
是條小狗哩~
山地塘的石景以不文石最為易認
山地塘的石景以不文石最為易認
開闊的石台
開闊的石台
圓角
圓角
俯瞰索罟灣
俯瞰索罟灣
危石
危石
已接近山地塘的山頂
已接近山地塘的山頂
開始下山了
開始下山了
上方有不少疊岩
上方有不少疊岩
奇出的一塊尖石
奇出的一塊尖石
蘆鬚城泳灘
蘆鬚城泳灘

交通
起點
渡輪 中環 - 索罟灣
(索罟灣下船)
30 min
渡輪 香港仔 - 索罟灣
(索罟灣下船)
30 min
終點
同上

補給無補給點
退出

攀登山地塘途中右方的捷徑應可接上通往蘆鬚城的山徑,惟路況不詳。

注意
總結

山地塘的半山處是俯瞰索罟灣的良地;山上奇石遍佈,從不同角度觀之,皆引發不同想像。部分山路受雨水沖刷,路況較崎嶇,需多留意。

後感

祁麟峰前輩在《縱橫香港奇山異水 - 山篇》一書內所描寫的陰山奇岩,可謂岩景處處。我這條路線極其量只能算是匆匆一瞥,難以一窺堂奧。祁公眼中的奇山異水,實非我能力所及,勢難一一遊遍,只能從中篩選難度相對較低者探遊。

本地旅行界前輩們在境內開拓山線,作歷史踏查,為勝景賦名,對香港野外景觀及鄉郊文化貢獻殊深。今日行山風氣盛極一時,我們這一輩隨其足跡,享其成果,惟崇尚個人主義者眾,不忘前人貢獻者寥,實是本土旅行發展的一大遺缺。

嗯嗯,囉嗦完畢,還是說回正題山地塘好了。山地塘的英文名稱為「Mount Stenhouse」。「Stenhouse」此一洋名字義何解,一直讓我很好奇。有資料指出,此乃拼寫錯誤:這座山峰是以十九世紀在華英國艦隊副司令堪富利森豪斯(Sir Humphrey Senhouse)命名,故「Stenhouse」一字應為「Senhouse」。為找尋答案,我翻查古地圖和文獻等資料,嘗試梳理山地塘的英文名稱的由來。

南丫島古時的稱謂甚多:它由1464年《東莞縣志》中所述的「泊潦山」,到1596年《粵大記》所附的〈廣東沿海圖〉的「博寮」,到1819年的《新安縣志》的「薄寮村」,至1866年《新安縣全圖》所見的「薄寮」,再轉變到1879年《廣州府志》的〈新安縣圖〉所示的「南丫」;其英文名稱則大致相同,從古地圖所見,它曾先後被標識為 Lamma(1775年)、Lammon(1780年)、Lama(1810年)、Lammon I.(1810年)、Lam Ma Island(1904年)和 Lema Island(1958年)。(當中「Lamma」 一字的由來另有故事,稍後再撰文討論)上述地圖繪製的年代久遠,提供的資訊相對粗略,並無顯示山地塘一峰的中文或英文名稱。

「Lamma Peak」一名,首見於1841年由英國皇家海軍軍官愛德華卑路乍(Sir Edward Belcher)製作的香港地圖上,並標示於 Lamma Island(南丫島)的南部,即今山地塘的位置。

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1839至1842年),卑路乍指揮 H.M.S. Sulpher 炮艦來港參與戰事。1841年1月25日,他帶領海軍登陸港島北部的水坑口(Possession Point)[註]。翌日,時任英軍總司令占士伯麥(Sir James Bremer)率領眾將登島,並正式宣告佔領香港。卑路乍隨即在港島四周水域進行系統化的水文勘測,涵蓋範圍包括九龍半島、香港島及南丫島等地。同年5月,卑路乍與英國艦隊司令森豪斯(Sir Humphrey Senhouse)同赴廣州參戰,森豪斯卻在此間染病,並於6月13日死於寄碇在香港的 H.M.S. Blenheim 艦艇上。

這份由卑路乍所繪製的首份香港海圖於1843年5月正式出版,並在1845年復印第二版。第二版的地圖進行了多處修訂,包括將首版的「Lamma Peak」更改為「Mount Senhouse」。此後至1923出版的多張地圖,在標識山地塘時均沿用「Senhouse」,而1937至今的地圖則已改作「Stenhouse」 一字。

為宣示主權,標記於卑路乍的海圖(1845年版)上的奇力山(Mount Kellett)、玉桂山(Mount Johnston)、哥賦山(Mount Gough),柏架山(Mount Parker),以及砵甸乍山(Pottinger Peak)等山峰, 均是以當時海軍將領或殖民地官員的姓氏命名,可見此乃慣常做法。卑路乍是森豪斯的下屬,二人與曾於戰爭期間在香港、澳門及廣州等地共事。森豪斯在英軍進擊廣州的虎門要塞時,曾協助攻陷威遠炮台,功勛卓著。森豪斯死後,卑路乍在其回憶中也曾表示對他的敬業態度甚是敬重,故在其所繪製的地圖上以山名表揚或紀念森豪斯,也言之成理。

此外,其他文獻也曾提及南丫島的 Mount Senhouse:Macao, the Holy City : The Gem of the Orient Earth 一書中,曾介紹澳門基督教墳場(Old Protestant Cemetery)中所安葬的名人。其中一名安葬者是卒於1841年的 Sir Philip Senhouse,並描述「...and from whom Mount Senhouse, on Lamma Island, near Hongkong, is named.」。翻查資料,似乎並無 Sir Philip Senhouse 此人,估計為一錯處。從該文件所述人物的去世年份、地點和下葬的地點等資料推斷,文中所指的應是 Sir Humphrey Senhouse(森豪斯)。在 The China Directory for 1874 的水文記錄中,曾紀錄南丫島的山峰為 Mount Senhouse,並註明為1,140英尺高。 Typhoon AnchoragesThe Canadian Magazine of Politics, Science, Art and Literature, May-October 1918 亦相繼出現 Mount Senhouse 一名。

誠然,文獻或舊地圖上所示的英文地名跟現今的拼法常出現分歧,例如Cowloon / Kaulung / Coulong(九龍)、Lama / Lammon / Lema(南丫島)、Tytam Bay(大潭港)、Lemma Channel(博寮海峽)或 Lantao(大嶼山)等地名均與現有拼法有所差異,但洋人的名稱卻理應沒有改動的空間,而且同時也有前述的資料支持「Senhouse」為山地塘英文名稱這一說法。

饒是如此,在此必須註明,以上的分析並不全面,有關說法仍有待証實。若有錯漏與不足,還請不吝來郵指教。我已去信地政總署測繪處的地名訂正委員會查詢有關事宜,且看後續發展如何吧。

核查資料之時,發現寶馬山(Braemer Hill)也出現類似情況,莫非又是另一錯處?這事似乎越來越有趣了。

2019年3月20日獲地政總署測繪處回覆,指「Senhouse」一字曾出現在1840至1920年代英國陸軍部(War Office)的軍用地圖(Ordnance Map)上,而「Stenhouse」則見於1930年的地圖。因當時修訂拼寫的原因未明,而現有的名稱已沿用多年,將之修訂會對公眾造成混亂,以及影響政府部門運作和公共服務,故當局建議維持現有名稱。

雖然維持現名的原因有一定理據,但對於未有考慮「Senhouse」一名的出處,我覺得仍是相當可惜的。

[註:部分 Narrative of a voyage round the world : performed in Her Majesty's ship Sulphur, during the years 1836-1842 一書的版本描述卑路乍登陸港島的日期為1841年1月25日,部分則是26日,但均註明該天為星期一。按該段落的上文下理推斷,登島日期應是25日;1841年1月25日實為星期一。]

參考
  1. 祁麟峰:《縱橫香港奇山異水 - 山篇》。香港榮譽出版有限公司。1998
  2. 饒玖才:《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上) - 港島與九龍》。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11
  3. 饒玖才:《香港地名探索》。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98
  4. 香港山澗足印 GoHikingHK:陰山連壁。2017
  5. Philip Cracknell:Captain Sir Humphrey Fleming Senhouse。Battle for Hong Kong and Military History。2017
  6. Rishiv Kalapu:Day Trip: Lamma Island。Travel Adventures。2013
  7. Mick Atha、葉可詩:南丫沙埔拼圖 考古調查與景觀重建。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18
  8. 郭裴:〈廣東沿海圖〉。《粵大記》。1595
  9. 王崇熙:《新安縣志》。1819
  10. Hong Kong Maps。2018
  11. Lawrence Ruderman, Antique Maps Inc.:Hong Kong surveyed by Captn. Sir Edward Belcher, in H.M.S. Sulphur 1841。2017
  12. Thomas Collinson:Ordnance Map of Hong Kong - Sheet 3。National Library of Scotland。2017
  13. 戴肇辰、史澄、李光廷:〈新安縣圖〉。《廣州府志》。1879
  14. 譚廣濂:〈繪製香港及鄰近海域的海圖〉。《香港港口與海事處歷史》。海事處。2018
  15. 林準祥:〈發現香港——香港開埠前的西方記錄〉。灼見名家。2016
  16. 林準祥:〈香港島地名新考〉。灼見名家。2016
  17. Andrew Yanne & Gillis Heller:Signs of a Colonial Era。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09
  18. Belcher Foundation:Admiral Sir Edward Belcher of the British Royal Navy。2018
  19. Edward Belcher:Narrative of a voyage round the world : performed in Her Majesty's ship Sulphur, during the years 1836-1842。Henry Colburn。1843
  20. Solomon Bard:Voices from the Past: Hong Kong, 1842-1918。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02
  21. Elijah Coleman Bridgman:The Chinese Repository。Canton: Printed for the proprietors。1843
  22. Ernest Eitel:Europe in China, the History of Hong Kong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Year 1882。1895
  23. Elliot Bingham:Narrative of the Expedition to China from the Commencement of the War to Its Termination in 1842 (2nd ed.)。Henry Colburn。1843
  24. Frank Welsh:The Companion Guide to the Lake District。Companion Guides。1989
  25. James Ball:Macao, the Holy City : The Gem of the Orient Earth。The China Baptist Publication Society。1905
  26. Shyama Peebles:Old Protestant Cemetery in Macau。Gwulo: Old Hong Kong 。2010
  27. The China Directory for 1874。China Mail Office。1874
  28. Hai Guan Zong Shui Wu SI Shu:Typhoon Anchorages。Statistical Department of the Inspectorate General of Customs。1893
  29. The Canadian Magazine of Politics, Science, Art and Literature, May-October 1918。Ontario Publishing Co。1918
地圖

此路線為繪製版,非GPS路線紀錄。敬請留意。

日期2017/02/11
更新2022/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