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窰

西貢
SAI KUNG
無障礙
SHEUNG YIU
上窰無障礙行山
A A A

上窰位於西貢北潭涌,旁為龍坑,上窰村座落其側。此村始於19世紀末,當時原籍廣東省的黃姓客家人於名為「過路廊」的地方設置小店,為村民商旅提供歇息的地方,後來逐漸發展成上窰村。上窰村鄰近斬竹灣,村民曾以捕魚、務農,以及利用沿海豐饒的珊瑚量燒製石灰為生。於60年代,村民陸續遷往外地謀生,全村廢置。政府於1981年將上窰村及村前的石灰窰列為法定古蹟,其後於1984年將已修建成上窰民族文物館的村屋開放予市民參觀。

路線

北潭涌 上窰 民俗文物館 碼頭 民俗文物館 上窰 北潭涌







需時2 hr
長度4 km
路面主要路段是較狹窄的水泥村徑(闊度由3呎10吋至4呎10吋不等),部分具防滑的凹凸設計。
難度
景觀
無障礙度

行程

由北潭涌巴士站下車後,可以先到遊客中心,了解西貢郊野公園的生態及地理特色,然後在大網仔路閘口斜行至傷健樂園避車處,經無障礙斜道返回行人道。沿著大網仔路往上窰方向行走,在士多前右轉橫過復興橋,循北潭涌自然教育徑前進,經過石灰窰,再一段升降路段後走至上窰民俗文物館。經過上窰家樂徑的入口後,會遇上一個分岔路口。由此右轉(左方路徑分別前通往起子灣及黃宜洲。注意起子灣一段設梯級,不能通行;往黃宜洲一段的村徑僅闊3呎2吋,而且路旁下邊坡的落差大,具危險性)稍微上行,在下一個分岔路口續右轉(左方路徑通往黃宜洲),再循徑走至小童群益會白普理營後左走,經一段斜度較高的路段下降至碼頭。最段沿路折返。

北潭涌郊野公園遊客中心
北潭涌郊野公園遊客中心
中心內通道寬闊
中心內通道寬闊
中心內展出的海豚骨骼標本
中心內展出的海豚骨骼標本
在此需斜行車道越過大網仔路
在此需斜行車道越過大網仔路
進入行人道前需要經過一小片草地
進入行人道前需要經過一小片草地
往上窰前進
往上窰前進
復興橋
復興橋
龍坑
龍坑
北潭涌自然教育徑
北潭涌自然教育徑
這段路面有防滑坑紋
這段路面有防滑坑紋
大王涌山界石
大王涌山界石
灰窰
灰窰
上窰民俗文物館
上窰民俗文物館
山峰名叫太墩
山峰名叫太墩
在分岔口右轉
在分岔口右轉
村徑較狹窄
村徑較狹窄
碼頭前的斜道
碼頭前的斜道
建議這段路由同行者協助上落
建議這段路由同行者協助上落
視野寬廣
視野寬廣
斬竹灣
斬竹灣
設施

加水站、無障礙洗手間、燒烤場、解說牌及涼亭

小食亭側的加水站
小食亭側的加水站
小食亭側的洗手間
小食亭側的洗手間
北潭涌傷健樂園的洗手間
北潭涌傷健樂園的洗手間
洗手間內部
洗手間內部
洗手間內部
洗手間內部
傷健樂園的解說牌
傷健樂園的解說牌
北潭涌自然教育徑的解說牌
北潭涌自然教育徑的解說牌
北潭涌的涼亭
北潭涌的涼亭
上窰民俗文物館前的涼亭
上窰民俗文物館前的涼亭

交通
起點
巴士 94 號 西貢 - 黃石碼頭
(北潭涌下車)
15 min
巴士 96R 號 港鐵鑽石山站 - 黃石碼頭
(北潭涌下車)
-
終點
巴士 94 號 黃石碼頭 - 西貢
(北潭涌上車)
15 min
巴士 96R 號 (假日) 黃石碼頭 - 鑽石山港鐵站
(北潭涌上車)
-
巴士 289R 號 (假日) 黃石碼頭 - 沙田市中心
(北潭涌上車)
-
北潭涌巴士站
北潭涌巴士站

補給上窰士多
退出

可於上窰乘搭巴士離開。

注意
使用者簡評

手動輪椅使用者Andrew:這次的行山地點位於西貢,是港人熱門行山地點之一。由於地點位於北潭涌,乘巴士往西貢市中心後,需再轉搭94號巴士。相比離島(乘船為主),這裡的交通較麻煩,因為在假日巴士往往會「迫爆」,回程期間亦需要等候數架巴士才可上車。

另一方面,路面的防滑凹凸設計亦對輪椅使用者造成挑戰和不便,因前輪有機會被卡住,加上需要上落坡段,輪椅使者亦難以獨自克服,需要別人協助,否則會造成危險。

沿途景色十分理想,可以見到斬竹灣、龍坑等,景色怡人,在一月的天氣和溫度下,可謂十分適合行走。

電動輪椅使用者Terry:上窰這條路線我是十分推介給大家的。落車點是個有蓋的巴士站,附近設傷殘人士洗手間及雜貨店,輪椅朋友不用擔心。

接下來有少許挑戰:路線全程沒有太多的欄杆,路面闊度只能讓一部輪椅通過,輪椅朋友規劃路線時要多注意。途中經過上窰民俗文物館,由於入口處是樓梯,所以輪椅朋友只能遠觀不能進入。

繼續前進,大家會見到供童軍宿營的白普理營,再前行就來到與大海連接的碼頭,大家可感受到大海與山林的清幽啊!這裡擺放著很多水上活動的設施,原來是教授獨木舟課程的地點呢。

今次的路線頗有難度,部分路段較狹窄,而且不設欄杆,輪椅朋友在規劃路線時必須考慮自身情況,並且結伴同遊。

總結

這路線先遊靜美的北潭涌,再到臨斬竹灣。途中雖未能進入上窰民族文物館內參觀,但仍可在外觀賞古蹟,一探石灰窰。村徑雖較狹小,但更能從中感受鄉郊的味道。

後感

除了水塘的林道,一直想試走較窄小的村徑,因我相信鄉郊地區的村落間仍有很多道路資源可供發掘,同時也更容易親近自然。

路線的起點北潭涌雖設傷健樂園,但分隔巴士站與傷健樂園之間的大網仔路這必經之路卻無上落斜道,大大影響傷健樂園的可達度。就我所察,現今的社區環境是即使個別區域內的設施能符合需求,但區域與區域之間往往存在非常多的「斷點」,彼此缺乏連貫性與一致性,而這情況也正正反映欠缺整體規劃的問題。

雖然我們經常強調無障礙設施的重要性,但有時候障礙並不一定在於硬件。這次的行程就有很深的體會。

這次有兩位輪椅使用者同行,為了省時,我們分別在鑽石山和沙田乘巴士出發往西貢,再轉乘巴士到北潭涌。在鑽石山乘車的Terry雖然早已排在前頭,但巴士卻是從站後駛出,停在站外。待其他乘客逐一越過Terry上車後,司機卻不願幫忙,Terry只得眼巴巴看著巴士離去。待下一班巴士開出,同樣情況再次出現,這次幸得另一位車長協助,讓Terry退至站後的路緣離開車站走近巴士,再合力把輪椅推上巴士的上落斜台,才得以順利乘車。

回程時在終點也「不算好過」。來的第一班巴士擠滿了人,沒法子;第二班的乘客不算太多,而車內的輪椅位仍然空著,但礙於車廂通道狹窄,也只好再等待下一班。其實到底該不該先請部分乘客下車,騰出空間讓輪椅上車,連我自己也沒有一個答案,但我覺得這事倒是很值得大家去思考。

延伸閱讀:〈轆遊郊野 – 傷健同行無障礙〉

參考
  1. 香港文化博物館:上窰民族文物館。香港文化博物館。2019(檢索)
  2. 風火山林:〈轆遊郊野 – 傷健同行無障礙〉。《風火山林月刊》(第25期)。2018
地圖
日期2018/01/27
更新2020/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