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行山節目看媒體責任

2020/09/15

A A A

早前電視節目《東張西望》介紹「爛排」(坊間稱「綠蛋島」)引起極大迴響。網民群起抨擊,認為節目將平時較少遊人到訪的地點廣泛曝光,會導致民眾蜂擁而至,造成環境破壞。

破壞環境的遊人本該負上最大責任,但網上的言論幾乎一面倒把矛頭指向該節目。那麼,公開郊遊地點真的如此罪大惡極?雖然已很久沒收看本地電視節目,為此我還是硬著頭皮,一口氣的看了十集《東張西望》。

《東張西望》並非專門的行山節目,每輯的內容混集了時事新聞、社會熱門話題和娛樂等綜合資訊,當中不乏與郊野有關的報導。這十集的主題涵蓋了景點介紹、環境污染和行山安全等問題。誠然節目的製作並非那麼差劣不堪,但當中還是有幾點觀察值得分享。

最先留意到的是,每當談及自然風景,有幾個形容詞常掛在主持人嘴邊:少人提及的會被譽為「秘景」;少見的必然配搭「隱世」;出現倒影的一律都是「天空之鏡」。香港野外風光縱然秀麗出眾,卻又哪來這麼多「世外桃園」?若不是撰稿者詞彙貧乏,便是刻意遣詞吹捧,誇大他們所謂的「新發現」。其次是節目屢屢出現「打卡」一詞,節目主持也例必在景點前擺甫士自拍。在潛移默化下,「打卡」文化自是深植觀眾腦海。在推介美景背後,不難發現節目在慫恿觀眾趕快前往探秘,正正奉行「執輸行頭慘過敗家」的心態。過去一直強調「打卡」自拍這行為本身並無不妥,然而「打卡」卻不能,也不該成為行山的唯一。

近年媒體把行山活動塑造成玩意,營造一股行山潮流。大家都爭相模仿偶像的生活型態,即時在社交媒體上展示,好讓彼此在朋輩間擁有共同話題,形成了「行山=打卡=潮流」的假象。熱潮終有消退的一日,也可以被替代,像玩物般被棄掉換掉。大眾都不曾深入了解行山是怎麼一回事,更難言將之深化至扣連人文、環境與生態。在這股熱潮下,大眾的行為模式依舊是圍繞著勝景地標打轉。

無疑大眾需要一點娛樂來調劑生活,節目也需要耍耍噱頭吸引觀眾。主持們雖然常穿著小背心行山,也有意無意的搔首弄姿,但我思想也不至古老得因此便將它評定為劣質節目。但即使節目格調如何庸俗,製作者卻總不能裝作無知。在賣弄一番、取悅觀眾以後,總得傳遞些甚麼正面訊息,哪怕只是這麼一點點。

將這種輕鬆有趣的報導手法應用在吃喝玩樂等軟性話題上固然無傷大雅,但一旦套用在嚴肅的題材上問題就會浮現出來。今年初有一集關於鹿巢山山火的專題,原本節目製作還算認真,除了邀得關注團體的負責人講述事發經過,也有大學教授講解山火的遺害和修復的困難。可是當鏡頭一轉到主持身上就讓人啞然失笑。她臉上掛著的依然是那副輕鬆加一點佻皮的表情,說話腔調依然帶著那副戲謔口吻,無異於報導某某女星偷吃人夫的八卦新聞。又比如有一集報導小夏威夷瀑布被遊人污染的事件。旁白又以一貫誇張的語調形容外傭的戲水裝束和自拍姿勢。除了調侃一眾外傭外,看不到能引起公眾對事件的關注。

以富娛樂性的手法報導具公共性質的話題或題材,很容易模糊了事件的本質,難以傳達正面的訊息。即使依靠受訪者的專業,也難以彌補正在自我削弱的公信力。要是處理不當,長遠而言甚至會造成反效果。

自然環境是社會公共資產,公民和企業都有責任共同維護。在使用相關資源時,必須考慮到社會的整體利益。由始至終,都不是說誰比誰更有資格去分享某些資訊,而是分享的方式是否能符合公眾的合理期望。

一個小小的臉書專頁跟一家大型電視台背負同等的基本責任。專頁的受眾可能只是少數讀者,免費電視台的觀眾卻是廣大市民,兩者的影響力和擔負的重量不可同日而語,這是根本事實。作為一家商營電視台,以營利為目標原是無可厚非,但你一個節目,利用的是免費大氣電波,對象是市民大眾,涉及的是公共資源,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絕對是理所當然。斷不能說擁有編採自主跟創作自由就可以任意而為。

社會責任既是本分,也是態度,而且是一門需要長期持續提升的專業,並不是一句公式化的聲明就可以蒙混過去。有時候節目尾聲忽然冒出的一句「好好保護,珍惜自然環境」聽起來反而突兀又噁心,予人的感覺是言不由衷。

一則優質的資訊內容,除了資料的準確性以外,還須具備教育和傳承這兩項要素。

環境保護需憑藉人與土地的連結而產生認同感。分享的資訊除了要滿足受眾的需要以外,也須具有知性的內容。這些知識內容包涵了在地文化、風物史地、自然資源和環境倫理。媒體和受眾互為影響,也擔當著教化群眾、促進民智發展的重要角色。怎樣的媒體,就會養成怎樣的受眾。傳承是資訊分享不可或缺的觀念。這不僅是知識和經驗的傳遞,也代表著價值觀的傳承。目的是深化下一代對土地家園的認知,繼而對美好生活環境的持續追求與保護。

從這樣的脈絡去評析,網民對《東張西望》的指摘並非子虛烏有。原因非關電視台的背景或資訊發佈平台的規模大小,也非因報導的地點容易引起爭議,而是它整體的報導方式及意識內容均未能達到社會的期望。

不論是電視節目、紙媒,還是網絡平台的資訊分享者,都該抱持傳承的理念。雖然這並非法律規範,亦非專業守則,難以強求,但至少,我們也需要有自我改進的意識。

[ 本文刊於《香港01周》報第230期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