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式物種

港式物種


A A A

作為香港人,相信你對港式餐廳、港式美食瞭如指掌。但你可知道,香港也有「港式」動物和植物呢?

每當想起以「香港」命名的物種,腦海浮現的必然是香港瘰螈。

香港瘰螈是香港唯一的有尾目兩棲動物,首個標本採自太平山。牠們常見於溪流和附近的林地。身體呈棕紅或灰褐色,既似泥土,又如枯葉,與自然環境融合,不易為掠食者所發現。牠們的身體表面有毒腺,遇險時會分泌河豚毒素驅趕敵人。其腹部也有鮮艷的橙色斑紋來警告掠食者:「我不好惹!」。

香港瘰螈雖是兩棲類動物,但很多時間都在陸上生活,只於每年九月至翌年三月遷移至淡水河溪中繁殖。牠們喜歡在石菖蒲(一種原生的水生植物,又名「金錢蒲」)的葉片與葉片之間產卵。有時牠們更會咬走某些卵,有指這種行為可能是以同類的卵為食(同類相食現象) ,又或是為了清除受真菌入侵的卵,以免感染其餘健康的卵。

每隻香港瘰螈腹部的斑紋都是獨一無二
每隻香港瘰螈腹部的斑紋都是獨一無二

保護色是野生動物適應生存環境的方式之一。談到適應環境,不得不提另一種以香港命名的兩棲類動物——香港湍蛙。

香港湍蛙於1950年首次在大帽山發現,翌年被 Clifford Pope 和 John Romer 確定為科學新種。牠們活躍於水流湍急的山溪,扁平的頭部和身體能減小流水的阻力,而蹼足的大型吸盤也能讓牠們緊貼岩面,在激流或瀑布下棲息,就連蝌蚪的腹部也長有吸盤,令牠們在濕潤滑溜的岩石上活動自如。

雖然香港瘰螈和香港湍蛙都是首次在香港發現,但其後在廣東一帶均發現牠們的蹤跡,故此牠們並非本地的特有種(即只於香港有出沒記錄的物種)。

蹼足的大型吸盤是香港湍蛙的身體特徵之一
蹼足的大型吸盤是香港湍蛙的身體特徵之一

背負「香港」名字的還有香港曲翅螢。這種螢火蟲在2009年首次在香港濕地公園發現,其後在米埔、內后海灣、廣東西部和海南等地也有牠們出沒的紀錄。

香港曲翅螢棲息於紅樹林,身體呈橢圓形、橙褐色,鞘翅(即特化成硬鞘的前翅)末端則為黑色。雄蟲的複眼較大,鞘翅末端向內屈曲 (曲翅螢屬的特徵之一),在飛行時會發出複式閃光(複式閃光指每個閃光由兩個或以上的脈沖組成);雌性的香港曲翅螢的複眼相對較小,鞘翅末端並沒向下及向內屈曲,雖具備飛行能力但偏好停棲在葉上。

香港曲翅螢(雄)
香港曲翅螢(雄)

既有「港式」動物,自然也少不了「港式」植物。

有一回在馬鞍山行山,在地上發現數片白色花瓣。其時為四月,正值野生杜鵑的花期。抬頭張望,只見綠葉間長著數朵白色花,正是香港杜鵑。

香港杜鵑早於1847年至1850年間在香港島發現,曾一度被誤認為馬銀花,及後在1930年才被正式冠名「香港杜鵑」。香港杜鵑的花冠為五裂,呈白色或帶粉紅色,上部裂片有分明的紫紅色斑點,嫩葉則呈紫紅色。其花朵形態清雅脫俗,開花時不難從其餘五種香港的野生杜鵑分辨出來。

香港杜鵑非香港特有種,在廣東亦有分布
香港杜鵑非香港特有種,在廣東亦有分布

同樣在於港島首次發現的還有香港南海溪蟹。

牠們是香港四種淡水蟹之一,喜愛棲息於清澈溪澗附近的林地,偏向陸棲性。猶記得第一次是在太平山的林道上遇見牠。近乎全身橙紅色的香港南海溪蟹緩緩地橫過林道,與黝黑的瀝青路形成強烈對比,甚是惹人注目。

香港南海溪蟹是雜食性動物,會進食植物落葉、蚯蚓和動物屍體殘骸等,有時甚至以同類為食。有時我們也會發現大腹便便的香港南海溪蟹。雌蟹在產卵後,不會將卵直接排進水中,而是將之半裹在腹部。這種習性稱作抱卵,目的是保護下一代。「蟹子」在母親的護蔭下孵化成小蟹,經過一段時間才離開母親獨立生活。

抱卵的香港南海溪蟹
抱卵的香港南海溪蟹

其實香港有不少動植物都是以「香港」命名,當中包括香港鬥魚、香港纖春蜓和香港茶等;此外還有以大埔「汀角」命名的汀角攀樹蟹。大家可以在HKBIH的「以香港(或香港地點)命名物種 」裡查找這些動植物的資料,進一步認識這些本地的原居民。


想了解更多本地生物多樣性資訊,可瀏覽HKBIH


[以上內容由漁農自然護理署資助撰寫及授權刊出圖片]


參考資料:

  1. 漁農自然護理署:香港生物多樣性資訊站。2022(檢索)
  2. 香港電台:《大自然逐樣解:有尾螈居民》。2022
  3. Samson So Time:〈香港最特色嘅兩爬動物〉。2022
  4. 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以香港的名字呼喚我|香港湍蛙 Amolops hongkongensis〉:2022
  5. 香港植物標本室:〈香港杜鵑〉。2022(檢索)
  6. 香港昆蟲學會:香港螢火蟲 Hong Kong Fireflies。2022(檢索)
  7. 香港電台:《大自然逐樣解:螢火點點》。2022
  8. 馬屎:【動物傳心師】香港的溪蟹:綠色和平。2021
  9. 香港電台:《大自然逐樣解:淡水橫行》。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