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山

白虎山位於打鼓嶺北部,北望深圳河。此山高98米,是香港最北端的一座山峰。
1940年代末期,國共兩黨發生內戰,大量難民為逃避戰亂紛紛由大陸湧入香港;在邊境亦不時發生持械匪徒與港警槍戰的事件。時任警務處處長麥景陶(Duncan MacIntosh)於1949年至1953年間下令在深圳河邊境的山嶺上築建七座觀察哨站(observation posts)以阻止難民繼續湧港,位處白虎山山頂的碉堡為其中之一。
。
路線
麻雀嶺村 ›
麻雀嶺 ›
紅花寨 ›
紅花嶺 ›
蓮麻坑礦洞 ›
蓮麻坑村 ›
白虎山 ›
松園下
由沙頭角公路轉入麻雀嶺村起步。經過魚塘後,在停車場後方的村屋旁接小路上走。沿山徑北行,攀上麻雀嶺。由此左行(右方山徑可通往山咀村路),走過一片丘陵地帶,循急斜小徑登上紅花寨(從左方的小徑繞行亦可)。在接下來的岔路口左走山腹徑(右方山徑亦可通往紅花嶺),及後再右折(左方山徑可通往禾徑山路),跨過小崗至紅花嶺東面的低坳。先登上紅花嶺山巔,及後回走回低坳左轉,沿山徑下降。在礦山麥景陶碉堡先前右折往蓮麻坑礦洞,及後沿路折返,經碉堡側的水泥級下走至蓮麻坑村。
沿村中車道西行,在禁區閘口(前方蓮麻坑路為禁區)前左轉接嶇嶇山徑續行,再在蓮麻坑路鐵絲網側的小徑行走,及後再接嶇嶇山徑返回蓮麻坑路。自此沿車道行走,近白虎山山麓右轉上行,接走水泥級。在分岔路口先右轉至白虎山麥景陶碉堡,及後折返岔路口續右轉登上白虎山山頂。 從西南面的山徑下降,接回蓮麻坑路,最後沿著車道前往松園下巴士站。
由麻雀嶺村後山上攀
鹿頸一帶
最後一段急攀而上
三峒
後方二峰是三峒和二峒
紅花寨展望
走過一片丘陵
往紅花嶺進發
路上有不少吊鐘花
礦洞
洞中無人的𣊬間
洞中石柱
礦山麥景陶碉堡
鐵絲網外已是禁區
崎嶇
梧桐山西陵
白虎山機槍堡
白虎山麥景陶碉堡
白虎山下望香園圍邊境管制站
一片金黃
交通
起點 |
路線 |
需時 |
巴士 78K |
上水總站 - 沙頭角
(麻雀嶺下車) |
40 分鐘 |
小巴 55K |
上水總站 - 沙頭角
(麻雀嶺下車) |
- |
終點 |
路線 |
需時 |
巴士 79K |
打鼓嶺(松園下) - 上水
(松園下總站上車) |
- |
小巴 59K
(見「注意事項」) |
蓮麻坑 - 上水站
(蓮麻坑路上車) |
- |
分段
地點 |
麻雀嶺村 |
› |
麻雀嶺 |
› |
紅花寨 |
› |
紅花嶺 |
時間 |
|
1. 5 小時 |
|
20 分鐘 |
|
20 分鐘 |
|
|
› |
礦洞 |
› |
蓮麻坑村 |
› |
白虎山 |
› |
|
50 分鐘 |
|
30 分鐘 |
|
55 分鐘 |
|
30 分鐘 |
|
松園下 |
|
|
|
|
|
|
需時 5 小時
長度10 公里
補給無補給點
退出
- 登上紅花寨後,可右轉循主徑往山咀村路及沙頭角公路,注意後段的下山路甚是崎嶇難行。
- 登上紅花寨後,可循主徑經沿禾徑山路前往沙頭角公路。
- 可略過蓮麻坑礦洞及白虎山的路段。
注意
- 攀登紅花嶺的山徑甚為急斜,遊者需具一定行山經驗及體能。
- 礦洞有倒塌危險,內藏深坑礦井,附近亦有不少通風井遺址,必須多加留意;如要進入礦洞,請先自行評估有關風險,並帶備電筒以作照明,惟切勿深入洞內。
- 部分礦洞已成蝙蝠棲身之所,切勿大聲叫囂或作出任何騷擾行為。
- 一般行山人士(沒持有有效邊境禁區通行證)不能在蓮麻坑村內乘搭小巴。
- 蓮麻坑村後的一段蓮麻坑路為邊境禁區,需沿山徑繞其而行;此段山路崎嶇難行,具一定危險性。
- 由白虎山下降至蓮麻坑路一段山徑路向模糊,必須小心留意。
- 請勿採摘吊鐘花或撿拾掉落地上的花朵;切勿為了拍攝而開闢小徑及破壞其生境。
總結此線途經礦山和白虎山兩座麥景陶碉堡,兼可觀摩沙頭角海和一探礦洞遺址。惟假日遊人絡繹不絕,難免感到喧擾。
後感
這天約了
香港山女和
風火山林同行。前些時雖已走過麻雀嶺、
紅花嶺和蓮麻坑礦洞一帶,但蓮麻坑村和白虎山卻一直未有機會踏足,是我此行的「主菜」。
今時不同往日,紅花嶺的遊人甚多,要在礦洞拍一張照已經不易。本想參觀位於蓮麻坑村內的葉定仕故居,但村民似乎不大歡迎村外人士,想是不絕的遊人對他們造成不少滋擾。白虎山雖然矮小,但卻有麥景陶碉堡和日軍機槍堡等古蹟,而且遊人極少,走來甚感愜意。
地圖此路線為繪製版,非GPS路線紀錄。敬請留意。
日期22.02.2020
更新07.1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