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點 | 路線 | 需時 | 收費 及 服務時間 |
小巴 20R | 大埔墟鐵路站 - 烏蛟騰 (烏蛟騰下車) |
30 分鐘 | 詳細資料 |
終點 | 路線 | 需時 | 收費 及 服務時間 |
同上 |
地點 | 烏蛟騰 | ![]() |
九担租 | ![]() |
上苗田 | ![]() |
下苗田 |
時間 | 2小時10分 | ||||||
![]() |
橫嶺 | ![]() |
觀音峒 | ![]() |
紅石門坳 | ![]() |
|
2小時45分 | |||||||
鹿湖峒 | ![]() |
鳳凰笏頂 | ![]() |
白角山 | ![]() |
昂莊山 | |
大嶺 | ![]() |
黃竹角咀 | ![]() |
大嶺 | ![]() |
||
4小時15分 | |||||||
昂莊山 | ![]() |
白角山 | ![]() |
鳳凰笏頂 | ![]() |
鹿湖峒 | |
![]() |
下苗田 | ![]() |
上苗田 | ![]() |
九担租 | ![]() |
|
烏蛟騰 |
早上天上蓋著薄薄的雲霧。我們選乘早上七時四十五分的小巴往烏蛟騰。稍作熱身後,八時許便開始漫長的旅程(從未如此的早....睡眼惺忪)。我們用了約一個多小時上了大峒,繼而續走鹿湖峒。此時太陽漸漸驅散雲霧,暗示著我們這天不好過。心中既喜且憂,喜的是天氣轉晴,視野自是廣闊;憂的是氣溫驟升,帶來的飲料足夠與否令人存疑。
我們輾轉到了鹿湖峒,踏上出走黃竹角咀的山徑。駐足標高柱,色彩奇詭的紅石門展現眼前。在此稍作休息我們便又上路。下山回望紅色的岩石,倒有點像國內的丹霞地貌。
自此跨越兩個溪谷,輕登鳳凰笏頂,藍綠輝映的烏洲塘內灣乍現眼前。隨後路段上落差稍減,間中在林中穿插,縱高伏低。途中近觀黃竹角海,遠眺往灣洲,不禁令人心搖神馳,忘卻路遙之苦。近白角山的左首山丘,是環視黃竹角海的極佳位置。由此可透視烏排靦腆的美,與黃竹角海深邃的藍。
再走一段,一抹紅霞躺於近岸處。據一篇七十年代的雜誌稱,此海灣名為大王灣,亦稱作赤眼環[2]。此灣形態彎曲,沙石赤紅,筆者認為赤眼環一名比較貼切。這紅彤彤的沙灘,在陽光下炫耀自己的獨有魅力,好叫世人永遠不要忘記他的價值。
遊人別要吝嗇離開主徑往崖邊走走,不然或會錯過其精髓部份。走在山腰,發覺也有小路往下走,想來是往沙灘的吧?但礙於時間,只好略過此地。往後的昂莊山景致更見開揚,路上的石塊色彩多姿;藍的、啡的、黃的、紅的,好不耀目。而最後山峰大嶺就在跟前,我倆一鼓作氣登上,踏足香港最東的極地─黃竹角咀。
在大嶺的標高柱,電話網絡竟出奇地清晰。我們填飽肚子,止了乾渴,放下背包便往盡處走走。但知道攀至崖岸需花不少時間,只好打消念頭。二時十分,起步回程。路上踫見一行山隊正要出咀,神情從容,心想你們也真厲害,此刻還要出咀。一問之下原來他們約好了船家在崖岸等候,難怪如此輕鬆。大家互相鼓勵一番後又再上路。我們急步而走,不用再找景點拍攝及懂得來路,速度加快了不少。此時正值西斜,行走倍感吃力。一輪奮鬥走過鳳凰笏頂,我們試著繞道,成功避開兩個溪谷,再環腰越過跌死狗,省卻不少力氣。返回船灣環湖路徑後,上攀的路段都舉步維艱。後由觀音峒、大峒經下苗田沿路折返烏蛟騰賦歸。夕暮泛紅霞;夜幕伴月華,就此結束黃竹角咀之旅。